ng28南宫

EN

责任动态

两会专访 | 周育先:打造“国之大材” ,坚持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

来源:ng28南宫报  宣布时间:2022-03-09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编者按  2022年全国两会 ,哪些话题最受关注?有视察显示 ,科技立异是十大备受关注话题之一。事实上 ,这也是历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。初心如磐 ,使命如炬 ,代表委员心系“国之大者” ,在春天的盛会里参政议政 ,履职尽责;会场之外 ,建材行业从颐魅者也在思考如何践行“国之大者”。近日 ,《ng28南宫报》专访ng28南宫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周育先。


“草根央企” ,是ng28南宫集团一经的外号 ,形象地描绘了这家企业当初的窘境。

20年前 ,这家央企基础薄、资金少。曾有媒体报道 ,2002年 ,这个集团面临的是资不抵债: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 ,却有30多亿元的银行逾期欠债。

今天 ,这家建材行业唯一的央企 ,生长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建材工业集团、世界领先的新质料开发商和综合效劳商。“草根央企”一词随着ng28南宫集团的生长壮大而成为历史。

2019年11月 ,周育先被任命为ng28南宫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。在该集团2022年度事情集会上 ,他强调——要以连续立异为动力 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 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 ,为推动构建新生长花样发挥更着述用。

新征程 ,新使命 ,他们给自己提出了新要求。

转变理念 ,提高站位

周育先成为ng28南宫集团的掌舵者 ,从2019年到现在 ,中间已经跨越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。在这不短的时间里 ,有人认为ng28南宫集团在价值观、行为准则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变革。“ng28南宫集团以前定下的价值观、行为准则 ,都挺好的 , ‘三足鼎峙’也挺好的 ,为什么要变?”周育先笑着说。

否定、推翻 ,不是他的事情要领。继续、发挥 ,顺势更新 ,是他更推崇的事情思路。2021年 ,ng28南宫集团确定新的企业使命“质料创立美好世界” ,也提出心系“国之大者” 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新理念。

ng28南宫集团原来是一祖古板的建材产品制造商 ,后定位转变为基础建材、新质料、工程技术效劳“三足鼎峙”的综合建材供应效劳商。周育先认为 ,要实现这一目标 ,需要转变、提高站位。

“一个充分竞争花样下的商业化公司 ,如何能够围绕着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的一些重大决策安排 ,围绕着国民经济生长需要的一些‘卡脖子’技术和质料 ,真正朝着高科技、数字经济、低碳经济偏向生长?首先理念上要转变 ,要提高站位。”周育先体现。

如何提高站位?他提出用“国之大者”视察、剖析问题 ,定位ng28南宫集团的政治站位。

自2020年以来 ,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“国之大者” ,强调:“要自觉讲政治 ,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 ,关注党中央在体贴什么、强调什么 ,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、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。”党员干部对“国之大者”要心中有数。

在周育先看来 ,党中央围绕应对世情、国情、党情而提出的思想主张、确立的重大战略、完善的重大制度、推进的重大事情 ,都是“国之大者”。“国之大者”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再起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,凭据我国目今所处新生长阶段、新生长理念、新生长花样和高质量生长的形势提出来的思考 ,具有很强的现拭魅针对性和战略引领性。

具体到ng28南宫集团 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就是要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、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、什么是最需要生长的工业偏向。

坚持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

有了心系“国之大者”的理念 ,如何将其转化为行动?ng28南宫集团顺势提出:打造“国之大材”。

“这样就能够和定位匹配起来 ,能够把理念转化成行动。”周育先认为 ,一个企业有了新的生长理念之后 ,更重要的是要把理念转化为行动 ,行动转化成结果。如此 ,才华真正做到“央企姓党”“国企为民”。

2月12日 ,国家玻璃新质料立异中心建立仪式在安徽蚌埠举行。周育先告诉《ng28南宫报》记者 ,建立这一国家级立异中心 ,是ng28南宫集团围绕国家战略 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行动之一。通过这一立异中心 ,要解决的是我国玻璃新质料研爆发产难题 ,努力实现中国玻璃工业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。

打造“国之大材” ,周育先认为包括两层要求:一是要把ng28南宫集团事业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 ,主动继续作为 ,要积极解决“卡脖子”技术壁垒 ,包管工业链、供应链宁静;二是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推进质料工业化 ,惠及公共民生。这两个层面 ,他称之为打造“国之大材”应坚持的“战略理性”和“经济理性”。

凭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” 的“四个面向”立异偏向 ,ng28南宫集团近年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,立足国民经济主战场 ,努力打造“国之大材” ,积极在建材行业发挥“头雁”作用 ,引领推动行业在高质量生长门路不绝前进。

中材安徽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

据《ng28南宫报》记者了解 ,该集团目前有26家国家级科研院所、3.8万名科研人员等雄厚的科研实力 ,有7项业务规模世界第一的工业优势 ,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4项中国工业大奖 ,形成有效专利累计达1.76万项 ,2021年也入选国资委打造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名单。

他们攻克了一批“卡脖子”技术。碳纤维复合质料、辐照石英玻璃用于天和焦点舱 ,非线性光学晶体KTP用于“墨子号”量子通讯卫星实现焦点功效;高强度玻纤、可加工云母陶瓷应用于神舟系列、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固体浮力质料用于蛟龙号;攻克高水平放射性核废液玻璃固化世界难题 ,助力实现我国高放废液处理能力零的突破;低热水泥筑牢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宁静屏障 ,川藏线工程专用水泥通过试用验证;瓷芯复合绝缘子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效劳国家电网 ,集团攻克一大批“卡脖子”技术效劳包管天问一号、空间站等国家重大工程。

他们实现了一大批新质料工业化量产。多个系列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量产化 ,满足电子信息工业、新基建领域对要害质料的技术需求;攻克8.5代TFT-LCD玻璃基板要害技术并稳定量产 ,实现了我国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“零”的突破 ,荣获国资委“2019年十大立异工程”;百吨级T1000、千吨级T700/T800高端碳纤维成套技术自主可控 ,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投产、荣获2021年央企十大工程;百余款全系列风电叶片产品满足陆地、海上差别场景需求;另有中性硼硅药用玻璃、发电玻璃、图像光导识别质料、氮化硅陶瓷、锂电池隔膜、人工晶体等一大批新质料工业化量产 ,成为助力国家战略立异的行业平台和重要力量。

中材叶片阜宁公司二厂全景图

他们有效推动了立异链工业链深度融合。与中国商飞相助 ,瞄准大飞机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,推进大飞机复合质料专项 ,获得CR929大飞机三个机身部段供应商资格;围绕氢能储运质料、碳纤维复合质料、低碳技术 ,与中科院、中国石化、航天科技等开展联合攻关;他们积极构建制造业立异生态系统、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,刚刚建立的玻璃新质料国家制造业立异中心 ,已汇聚80家企业、高校院所等立异主体和生产企业 ,形成从玻璃研发到设计到工程“一条龙”市场化、工业化链条。ng28南宫集团宣布首批对外转化科技结果清单 ,ng28南宫总院、中材高新9项C类结果实现对外转化;与山东大学相助打造国家级人工晶体“双创”基地 ,探索“研究院+工业园区+基金+创业公司”四位一体生长路径 ,已入驻上下游20多家企业 ,形成了工业链协同生长体系。

三大业务板块打造“国之大材”

ng28南宫集团具有工业报国、工业强国的优良古板 ,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并成为全球最大综合建材工业集团的跨越 ,生长为基础建材、新质料和工程技术效劳“三足鼎峙”的质料工业投资集团。未来如何继续践行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目标?周育先认为 ,这与集团的三大业务板块的“三化”偏向是一致的。

一是基础建材明确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转型升级生长偏向。如今的ng28南宫集团不可是全球最洪流泥制造商 ,并且在水泥工业技术和装备领域已经实现了逾越 ,自主研发、完全掌握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智能化技术与装备 ,积极生长固废、危废、生活垃圾协同处理和余热发电焦点技术与装备 ,能耗指标、环保指标和智能化治理均抵达世界先进水平 ,特种水泥年销量达千万吨级 ,效劳国家诸多重点工程。

“我们要进一步牢固和提升竞争优势 ,助力我国建材行业供应侧结构性革新 ,构建全球领先工业体系。”周育先体现。

二是新质料明确高端化、量产化、全球化的生长偏向。高性能碳纤维、玻璃纤维、石膏板、锂电池隔膜等产品产能、销量已实现同比大幅增长。在这一板块 ,ng28南宫集团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质料企业集群 ,勇担质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供应链“链长”

三是工程技术效劳明确全球化、属地化、多元化的生长偏向。以工业赋能、标准输出、模式立异为架构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 ,ng28南宫集团承接了外洋382条水泥生产线、市场占有率凌驾65%、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 ,输出标准27个。

“我们要效劳行业技术进步 ,心里装着地球 ,助力构建‘双循环’新生长花样和人类命运配合体。”周育先说。

面劈面 | 理念深化到末端 ,才华转化成行动

“说起来容易 ,做起来挺难”

无论是基础建材板块照旧新质料业务 ,ng28南宫集团都在做一些“说起来容易 ,做起来挺难”的事情。在周育先看来 ,心系“国之大者”更重要的一件事 ,是必须得去这么做。

ng28南宫报:ng28南宫集团的三大业务板块里 ,其实每个板块都面临如何可连续生长的问题。好比基础板块里的水泥 ,ng28南宫集团已经做到全球规模最大 ,但总体趋势上来看 ,水泥总产量未来是逐渐下降的。

周育先:三个板块要把心系“国之大者” ,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理念继续深化 ,深化到末端 ,才华够转化成行动。我们集团的水泥产量是最大的 ,也就是说 ,在建材行业里我们的碳排放量也是大的。在这个历程当中 ,如何去践行“双碳”战略 ,如何以用心怀“国之大者”的理念去指导集团水泥板块的生长?我们提出来“绿色化”的生长偏向。

现阶段做碳减排 ,往往是不挣钱的 ,甚至照旧赔钱的。好比说我们在36个都会结构的44条处理危废、固废、生活垃圾的水泥生产线 ,一方面确实为都会的净化、人民生命的宁静及都会的固废再利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但另一方面 ,如果看看经济账 ,这些生产线内部对标效益不是优秀的。

对一个企业来说 ,这就需要去取舍 ,也就是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平衡。总体来看 ,我们集团这几年的利润增长照旧不错的 ,连续三年每年的净利润增长都在30%以上 ,所以这样的事情我们必须去做。

好比说我们现在也在积极推进零外购电的矿山 ,用太阳能、风能及势能发电;也在积极推进建设不需要外购电 ,甚至可能还能往外输出电的水泥厂。这些步伐现在正在推进历程当中 ,还需要有完整的数据。我认为这些都是能做到的 ,但都需要投入。在现阶段上看 ,它的投资收益不见得好 ,包括碳汇、碳交易等还正在探索推进。但作为央企 ,作为ng28南宫集团 ,这就是践行心系“国之大者”。这些步伐、技术只有去实践 ,才华够找到本钱平衡点;也只有去实践 ,才华不绝革新 ,才华找到降低本钱的路径 ,最后才华使得战略理性和经济理性能平衡。

在这个历程当中 ,说起来容易 ,做起来挺难。但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将两个理性相结合 ,并且心系“国之大者”更重要的一件事 ,是必须得去这么做。

ng28南宫报:新质料方面也有类似的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,好比说我们有26个科研院所 ,院所的研发是凭据需求、凭据要求进行的 ,它是不是也可以放大花样 ,从战略上、从全局上安排研发?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形成真正的循环、量产?

周育先:科研院所面临两方面的问题 ,一方面 ,我们自己要以在行动上打造“国之大材”的要求 ,把研究院所的结果进行工业化 ,惠及民生 ,但有相当大一批结果是无法转化为我们集团主业的。真正能转化成我们集团主业的新质料工业的(科研结果) ,别说是产值百亿元的、50亿元的 ,10亿元以上的就是几十个。虽然这里边另有一部分是围绕着国家的战略需求研发的 ,原来就不是为了量产。这也是ng28南宫集团心系“国之大者”的一个很是重要的领域。

我们另有许多的结果是躺在抽屉里的 ,既没有发挥支撑国防建设的作用 ,也没有成为量大面广的、集团的主产品。对这样的结果 ,我们该做什么?

我们牢固树立工业思维 ,坚持用工业化导向、市场化方法推动科技结果转化。增强顶层设计 ,解决遇到的瓶颈制约 ,突破工业化要害环节 ,好比把集团自主研发的科技结果分为A、B、C三类 ,分类实施激励和转化 ,A类是效劳国家战略形成的结果 ,B类是围绕集团主业形成的结果 ,这两类集团形成了5大类8种激励“工具箱” ,增进结果转化;C类是可对外转化的结果 ,能够引入社会资本 ,用市场化方法推动科技立异结果工业化 ,将转化收益的70%以上分派给立异人才团队 ,大幅提升转移质量和缩短转移周期 ,使科技结果工业化更快转化为社会财产。

我们在立异商业模式 ,好比在山东章丘的“双创”基地。外地政府盖了一个工业园区 ,厂房、水电齐全 ,我们先把科研结果在网上拍卖 ,不是简单的转让 ,而是让研发团队和投资人一起实施项目 ,这对机构投资者、社会投资者来说很重要。

这个基地的效果很好 ,有将近20个产品实现结果转化了。济南市委、市政府很满意 ,原来政府部分还需要随处找高科技项目 ,现在是一批项目落地;机构投资者也很满意 ,有价格优惠的土地 ,厂房租金也自制 ,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团队也归他管了;我们自己的科研团队也开心 ,因为能把抽屉里的结果实现转化。

科研院所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,结果转化就会顺利许多。我们不要去限制它 ,切合国家战略需求的 ,就凭据战略需求去激励它;切合集团主业的 ,凭据集团主业去激励;这两种都不切合的 ,就用市场化的方法 ,用立异的商业模式让研发团队、转化团队实现价值。这样既为外地政府孝敬GDP、税收、就业 ,还能够为机构投资者、社会投资者创立好的价值回报。

很是要害的“从1到100”

科研结果工业化中经常泛起的“死亡谷” ,让人感应畏惧。ng28南宫集团在努力让新质料、新技术乐成穿越它。

ng28南宫报:2月12日在蚌埠旅行8.5代TFT-LCD玻璃基板生产线时 ,你曾说 ,这一项目是能实现“从1到100”的。在ng28南宫集团 ,类似项目另有哪些?

周育先:科研结果的工业化历程 ,一般来说是一个“S”型曲线。其中有一段 ,我们叫“死亡谷” ,就是结果转化成工业中有一段特别难、资金需求量特别大的时期。

好比说8.5代TFT-LCD玻璃基板生产线 ,2019年第一片产品下线 ,从一片到24小时连续不绝生产 ,中间有许多系统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。两年多 ,我去了三趟现场 ,第一趟去看的时候 ,(生产线的)后半段都还没有。那时候“从0到1” ,还不是完整的1。“从1到100”的历程 ,还需要继续工业投资。

在我们集团 ,什么样的产品是真的完成了“从1到100”的跳跃?首先是玻璃纤维。它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,到现在年产能321万吨 ,已成为全球老大。风电叶片算一个。它原来是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科研结果 ,现在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 ,也做到了全球第一 ,年产能达15GW。

西宁碳纤维万吨生产基地车间

我们另有第二类产品 ,即“从0到1”的历程已经走完 ,“从1到100”还在进行中。像碳纤维 ,我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去年在青海西宁投产。碳纤维业务去年已有十几亿元的销售收入 ,也已经有真正的利润了。“从1到100”的标记性指标已经泛起了。

另有锂电池隔膜 ,也是由一项科研结果转化而来的 ,现在已经有15亿平方米的产能了 ,在海内居第二。它也在“从1到100”之间 ,还在继续完善。

ng28南宫报:ng28南宫集团有哪些步伐资助新产品实现“从1到100”?

周育先:现在的科研结果要实现真正转换 ,很是要害的是“从1到100”的历程 ,因为它的工业化技术不可熟 ,需要花大宗的资金去完善。在这一历程中许多人就放弃了。因为时间长 ,资金要求量大。刚开始去做结果转化时 ,可能还没有那么畏惧 ,投入巨额资金后才会觉得畏惧。好比碳纤维 ,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工业 ,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之前 ,该项业务亏损10年 ,我们一直坚守。

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试点的步伐之一 ,我们集团去年建立新质料工业投资基金 ,首期规模150亿元 ,就是想解决集团及新质料行业的“从1到100”历程当中特别禁止易已往的“死亡谷”这一段。新质料工业投资基金最大的利益是周期长。我们能够大力度地投入资金 , 8~10年以后才谈回报 ,为国家和人民需要培育质料工业 ,用质料创立美好世界。

0.03毫米柔性可折叠玻璃


网站地图